在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编印的《2023“健康中国母亲行动”典型案例汇编》里,海州区五龙街道工电社区“社区妇联引领文明风尚,携手居民共创和谐家园”的案例,从全国774个案例中成功“出圈”,荣耀入选。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也明确提出,今后政府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,提升社会治理效能。在“三八”妇女节前夕,让我们一同走进工电社区,寻找其在社会治理方面的“金钥匙”。
汇聚“她力量”
五龙街道工电社区拥有2207户居民、共4520人,其中女性占比达52%,妥妥撑起“半边天”。社区9名工作人员里,8名是女性;负责社区的物业队伍中,女性占多数;社区志愿者更是女性唱主角。这些女性,无疑是家庭与社区的顶梁柱。

在女性居多的环境下,如何凝聚社区力量,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呢?工电社区有156名党员,老党员们工作热情高涨,主动性强。社区便以党建引领为核心,通过“党建+妇建”模式,搭建起全方位的治理网络。社区党委书记石飞介绍,别看社区女性多,但干起工作来都不含糊。社区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,巧妙整合各类资源,将妇女工作与社区工作紧密融合,让妇女群体不仅是社区建设的有力推动者,更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。
实践证明,女性在工作中往往更细心、更贴心、有耐心,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具备独特优势。“毫不夸张地说,在我们社区,妇女就像宣传思想的‘扩音器’,把党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角落;是化解矛盾的‘润滑剂’,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;是孕育优良家风的‘滋养皿’,传承着家庭美德;是纾难解困的‘及时雨’,为居民排忧解难。正因如此,我们的社区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,深受居民认可。”石飞说道。
走进社区工作平台,一张张年轻面孔充满朝气与活力。一位正在办理低保手续的阿姨笑着对记者说:“你看看我们社区多好,这些孩子对我可耐心啦,一遍又一遍地解释,就怕我记不住,还把低保办理需要的手续都详细写在小纸条上,太贴心了!”石飞介绍,如今社区工作人员越来越年轻化,素质高、点子多。女性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展现出的柔性关怀,让居民真切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。
在工电社区,有一个由20位女性组成的“大辽姐姐”宣讲团。她们就像一群社区“百灵鸟”,用别出心裁的宣讲方式,把党的政策理论、惠民政策、法律法规以及移风易俗等内容,送到每一位社区居民身边,温暖着大家的心。以“大辽姐姐”宣讲团为基础,社区广泛发动居民中的志愿者,组建起一支庞大的百人队伍,凝聚起强大的“她力量”。
“家庭责任共同担,家庭分工因人定。女人不是酸菜缸,需要善待和尊敬。”在去年的反家暴日宣传活动中,社区邀请司法人员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,宣讲团结合社区实际情况,创作了朗朗上口的快板节目,宣传反家暴法。每逢重要节点,她们便上台精彩宣讲。平日里,她们在社区活动室认真排练节目,随时待命,只要社区有需要,立刻就能“冲锋上阵”。
“我们社区文艺演出时有个快板节目叫《说点》,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:社区干部多干点,广大居民捧着点,你一点我一点,凑合起来是大点儿。这话简单直白却很鼓舞人心,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。只要大家都多担待、多付出,社区肯定会越来越温暖!”社区居民刘女士感慨地说,别看工电社区女性居多,但在社区治理方面,丝毫不逊色于其他社区。

谈及社区这个温暖的大家庭,小静竹也有一肚子话。她说,社区的课后关爱室让她在假期收获颇丰。小静竹是市第七中学的初三学生,假期因为父母工作繁忙,被送到住在工电小区的爷爷奶奶家。只要一有空,她就会来到社区的课后关爱室,跟着志愿者学习科学知识。
“我们社区这个课后关爱室,也叫科普活动室,里面有20多件科普器材,孩子们不出小区就能探索科学的奥秘。我们还会不定期邀请专业老师和志愿者,为孩子们讲解科普器材的原理和用途。”石飞介绍,这个课后关爱室在假期特别受孩子们欢迎,很多孩子做完作业后就结伴而来,家长们也非常支持孩子来这里增长见识。
“石书记,咱这栋楼有两户人家起争执了,你要是有空,赶紧来劝劝,可别让矛盾激化喽。”2月3日一大早,77岁的齐国英就给石飞拨通了电话。石飞介绍道,齐国英是一位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,她的爱人已经离世,自己一只眼睛近乎失明,生活上本就有诸多不便。即便如此,她依旧热心满满,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,是大家心中的“热心肠”。
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。社区里的几位老大姐又忙碌了起来,她们撸起袖子,在荒地上翻土、整地,为播种花草做着精心准备。石飞谈及此事,满是感慨:“社区西边有个新建的广场,最开始周边杂草疯长,乱糟糟的。就是这几位老大姐,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,一锄头一锄头地清理,一捧土一捧土地平整,还细心地种上了各式各样的花草。从每年6月开始,那些花儿就你方开罢我登场,一直热热闹闹地开到10月。”工电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起去年的场景,笑着对记者说道:“去年8月的一个晚上,我路过广场,看到好几个人在地上铺着野餐垫,摆着各种零食,一边惬意地吃着,一边畅快地聊着天。一问才知道,他们是被这儿的美景吸引,专门来露营享受生活呢!”